古人云:“腹有詩書氣自華,胸藏文墨懷若谷”。中華上下五千年古老文化,博大而精深,源遠而又流長,留下了萬千經典之作。而那眾多經典之作就猶如凈靈的山水滋潤著這方文化的厚土,經歷了歷史的沉淀,成為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起源與基石。
走近經典,品味經典之美,聆聽作者們對世界的贊嘆,對人生和悠久歷史的感悟。
國學是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,讓中華文化蘊含了一分別樣的氣息。正如《禮記》中“玉不琢,不成器”,如果人生下來不經過文化的洗禮,不經過歷史的檢驗又怎會發光發亮呢。攤開《蒹葭》落語千尋,感受愛情的朦朧與盎然的古意,釋放真愛的洪荒之力?!皭廴苏?,人恒愛之,敬人者,人恒敬之”……偉大的中華文明,耀眼的燦爛之星,蘊養這大好中華之家。
《岳陽樓記》中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”,顧炎武的“天下興亡匹夫有責”,文天祥的“留取丹心照汗青”……這樣的愛國之精神,發自內心的想為國家效力,并無宣言。
儒家學派作為代表的《論語》更是響徹世界,流傳到了許多地區,它不僅代表著孔子的言行,更代表了一種亙古不變的儒家文化。在世界之林上書寫著中國的萬千文化,永遠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?!墩撜Z》中的句子言簡意賅,以小面見大面,微言大意,每一句都涵義深遠,即便幾千幾萬字,也未必能詮釋清楚其中的深意?!墩撜Z》里還有幾百則終生可以引用的格言,包含了大量的人生智慧,流傳于后世,產生著深遠的影響。子曰:“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;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;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”。一個“仁”字,絕不只是個人的道德修養問題,它也是人與人、國與國的相處之道,建立起萬千個交流平臺,是構建社會或國家的根基,這對中國的意義非同凡響?!墩撜Z》不但能感受到儒家“仁愛”的人性光芒,還能激發“濟世、修為”的進取之心,還能感受到道學空靈的境界。
閱讀經典,能感受到一顆顆激越跳蕩的民族心散發著蕩氣回腸的愛國情感。我們應該品讀中華經典,品味百味精神,弘揚偉大中華文化寶典,讓中華文化做最耀眼的星,做最燦爛的花,做永遠蘊含著無限靈氣的凈植,滋潤著這方厚土!
(王曉艷)
上一篇:【文苑】春之伊始
下一篇:【文苑】春暖花開“慢”步人生